世界观点:王齐洲:对《乐经》文本的初步考察
时间:2023-02-13 10:46:05来源:手机网易网

孔子有儒学“六教”之论,庄子有儒家《六经》之说,“六教”包括“乐教”,《六经》包括《乐经》,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以前虽时有争议,但在得到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竹书多方面佐证之后,已经不再有人怀疑。

然而,孔子“乐教”是否有文献作为教材,《乐经》是否为文献典籍,却一直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如果《乐经》不是文献典籍,那孔子是如何进行“乐教”,弟子是如何进行“乐学”的?孔子后学又是如何传播其“乐教”思想和弘扬其“乐学”精神的?

如果《乐经》是文献典籍,那这一典籍是文字文本还是曲调曲谱?如果是曲调曲谱,那儒学的曲调曲谱与乐师乐工演奏的曲调曲谱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如果是文字文本,它是否已经亡佚?如果没有亡佚,它又在哪儿,是部分存在,还是全部存在?所有这些问题,是研究儒家经典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关资料图)

近几年,笔者花了不少精力,试图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论。这些争论均为正常的友好的学术争鸣,对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老大难问题有益而无害。为了进一步促进讨论的深入,笔者拟就《乐经》文献问题做进一步论证,请大家批评。

《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1]这里提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教”乃是孔子所提倡的儒学教育,其所教内容即后人之所谓《六经》。

《六经》中的《乐经》是否有文本文献作为教材,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2]

肯定意见的最重要依据有两条,一条是逻辑的,一条是文献的。

逻辑的依据是,孔子“六教”中既然有“乐教”,而“六教”中的“诗教”“书教”“礼教”“易教”“春秋教”都有文本文献作为教材,不应该独剩“乐教”没有文本文献作为教材;如果“乐教”没有文本文献作为教材,它就不会是儒家独立的一类教育,孔子的“六教”便只剩“五教”,儒家《六经》也就只剩《五经》了。

文献的依据是,西周学校教育便有《诗》《书》《礼》《乐》之教,[3]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春秋中期的楚国选择教育太子的文本文献就有《诗》《书》《礼》《乐》等,[4]春秋末期办学的孔子不会没有文本文献作为“乐教”教材;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从事儒学教育,其弟子魏文侯的乐工窦公保留有《大司乐》文本,实为儒家“乐学”文献,证明儒学“乐教”是有文本文献作为教材的;[5]秦汉时期的论、说、记、传都是释“经”文献,既然有《荀子·乐论》和《礼记·乐记》存世,就一定有《乐经》存世,不然,这些《乐论》《乐记》就是没有解说对象的无的放矢,这是不合乎文献生产常识的。

当然,肯定意见受到的质疑也是致命的,人们有权利要求:如果谁主张《乐经》是文本文献,请拿出来大家瞧瞧。拿不出过硬的文本文献,一切论证都是枉然。

否定意见认为,“乐”散在执礼、歌诗、舞蹈等活动中,并无独立文本;如要寻找独立文本,那也只有先秦遗留的古乐曲谱,但那却不是文字文本。

这种意见历代都有,四库馆臣的说法可为代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乐类《总序》云:“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大抵乐之纲目具于礼,其歌词具于诗,其铿锵鼓舞则传在伶官。汉初制氏所记,盖其遗谱,非别有一经为圣人手定也。”[6]

其判断的依据是,孔子“乐教”是音乐教育,而春秋时期“乐”与“诗”配合而行“礼”,故“乐之纲目具于礼,其歌词具于诗,其铿锵鼓舞则传在伶官”,“乐”并无独立文本;如果一定要追寻《乐经》文本,那就只有曲调曲谱可以充当了。

从曲调曲谱的角度来考察,否定意见其实是不能成立的。上古乐师为畴官,家学世代相传,且传学者均为盲人,如果不是盲人也会想办法使其致盲,以便发展其听力好让他专守家学,“师旷薰目而聪耳”[7]便是明证,因此,上古虽然有曲调曲谱,但并无曲谱文本供乐师研习,他们实际上也没有能力观看曲谱文本,而是靠实际演奏训练来掌握古乐曲调曲谱。

况且,三代乐舞在汉代仍有传习,如汉初乐舞《文始》为舜乐《韶》、《五行》为周乐《武》,西汉一直沿用不废;雅乐也有保存,“其八篇可歌,歌《鹿鸣》《狸首》《鹊巢》《采蘩》《采蘋》《伐檀》《白驹》《驺虞》;八篇废,不可歌;七篇《商》《齐》,可歌也;三篇间歌”[8]。

东汉末年,雅乐郎杜夔还能演奏《驺虞》《伐檀》《鹿鸣》《文王》等雅乐曲。既然两汉仍有古乐曲调曲谱存世,汉人并未将这些古乐曲调曲谱作为《乐经》看待,后人也未发现汉人记录古乐的任何曲谱,因此,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说上古曲调曲谱就是《乐经》。[9]

事实上,孔子“乐教”并不是单纯的音乐教育,“乐”也非仅仅指称音乐。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0]明确说明“乐”并非只指音乐。孔子为其弟子指示的为学进路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乐”显然指一种人格取向和修身境界,也并非指称音乐。

儒学之“乐”其实是指一种有节制的快乐,即符合“礼”的规范的快乐,音乐学习只是体会这种境界和达致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并非目的。孔子“乐教”虽然包括声乐、器乐、歌舞等音乐教育,但并不限于音乐教育,还包括与“诗”“礼”等相须为用的学习实践活动,其主旨在于通过“乐教”培养弟子“美”“善”相兼的“仁”德,引导弟子追求在礼乐制度环境下的社会和谐与个人快乐,养成“不忧不惧”、“乐以忘忧”的君子人格。[12]

“乐”的依据是人的情感,所营造的是融洽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和谐,故强调“和同”;而“礼”的依据是人的理性,所维持的是区别社会等级的资源分配,故强调“辨异”。

因此,孔子“乐教”不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是艺术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乐”文化也不只是关于音乐的文化,更是关于社会和谐和个人快乐的文化。[13]孔子要求弟子“成于乐”,是要他们养成坦荡快乐的君子人格。因此,他称自己“乐以忘忧”,赞赏颜回“不改其乐”。

宋儒的“寻孔颜乐处”,正是要承继先秦儒家传统的礼乐文化精神。[14] 毫无疑问,任何曲调曲谱都不能够承载孔子“乐教”的丰富思想内涵和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儒家的“乐学”经典。

所谓“经典”或“经”,本身并不神秘,其实就是大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本文献。“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15]。

因此,先秦各家后学都把自己学派开创者的著述作为常用典籍,称之为“经”,道家有《道德经》,墨家有《墨经》,法家有《法经》。《道德经》《墨经》《法经》都是创派者的著作,而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6]他并没有创作《诗》、《书》、《礼》、《乐》等儒学经典,而只是挑选和阐释西周传留的《诗》、《书》、《礼》、《乐》等文献典籍作为教育弟子们的教材。

先秦儒家的《六经》,就是指经过孔子选择、整理并阐释的西周传留的重要文本文献,当然是文字典籍,这是没有疑问的。

只是孔子之前的《诗》、《书》、《礼》、《乐》是文献类目名而非文献专书名,即是说,这些文献并没有形成固定形态而只以类别形式而存在,所谓“诗三千篇”、“书两百篇”、“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类,而经过孔子选择、整理、阐释后的《诗》、《书》、《礼》、《乐》才成为相对固定的文献典籍专名,并被视为儒学经典。[17]

具体到《乐经》,其实就是孔子选择的西周传留的“乐学”文献,当然是文字文本,可以作为儒学教材,后学称之为《乐》或《乐经》。

那么,西周是否有“乐学”文献传留下来呢?答案是肯定的。《论语》中有孔子对《韶》乐、《武》乐、《关雎》等的评论,《说苑》和《孔子家语》有孔子对子路鼓瑟(琴)奏北鄙之声的批评,《礼记·乐记》有孔子与宾牟贾对《武》乐的详细讨论,很难说孔子对弟子进行“乐教”没有历史传留的“乐学”文献作为教材。

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竹书也佐证了历史传留“乐学”文献的存在,例如,清华简有《周公之琴舞》一篇,李学勤指出:“《周公之琴舞》的性质是一种乐章,堪与备受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这不仅是佚诗的发现,也是佚乐的发现。”[18]

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上篇的中心就是论乐,也是重要的“乐学”文献。如说:“凡古乐龙心,嗌乐龙指,皆教人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19]

《五行》也有很重要的乐学思想,如云:“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不聪不明,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乐,不乐亡德。”[20]

这些思想,虽是孔子后学的发挥,但对于理解孔子“乐教”仍然富有启发。而先秦“乐学”文献的出土,对于认识儒家《乐经》文献的来历也是很有帮助的。

战国初年,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从事儒学教育,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魏文侯作为子夏弟子,不仅服膺儒学,向子夏请教过“乐学”问题,而且撰写《孝经传》宣传儒学思想,在其国内推行儒学教育。他的乐工窦公保存《大司乐》文献,一定和当时魏国所推行的礼乐教化有关。

因此,《大司乐》应该是儒学“乐教”文献,而《乐记》则极有可能是子夏、窦公等人对《大司乐》的具体解说。[21]事实证明,子夏在魏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和实践。

通过现存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大司乐》是孔子晚年确定的儒学“乐教”教材,涵盖了儒学“乐教”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孔子逝世后,子夏将其带到魏国加以传播,魏国乐工窦公保管了这份文献并由其后人献给了汉文帝。[22]

《大司乐》后来被整合进《周官》中,长期作为儒家“礼学”文献,掩盖了它实际上是古《乐经》的事实。

西汉前期的七八十年里,儒家经典和儒学教育不受重视,《乐经》传承不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文经学《诗》《书》《礼》《易》《春秋》皆立博士,置博士弟子员,完成了儒家经典和儒学教育的制度建设,独《乐经》未立学官。

宣帝时官方经学虽仍是今文经学的天下,但古文经学在民间得到较大发展,而今文经学内部的学派之争,也动摇着今文经学的学术信誉和权威地位。成帝精于《诗》《书》,喜爱观览古文,命刘向领衔校理秘阁藏书,古文经典得到全面系统的整理。

到平帝时,古文经学《毛诗》《左传》《周官》《古文尚书》《乐经》先后被立学官,奠定了古文经学的学术地位,也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纷争的态势。[23]

由于古文经学立为学官的主要推手是刘歆和王莽,而王莽新朝短命而亡,刘歆为新朝国师,今文经学家遂指称他们伪造经典。尽管《毛诗》、《左传》、《周官》后来得到广泛流传,而《古文尚书》和《乐经》却若存若亡,引起巨大争议。

综合考察刘歆和王莽奏立古文经学的客观形势和主观动机,结合传世文献,可以确证他们都没有作伪,今文经学家的指控不能成立。[24]

西汉末年,王莽主政后于平帝元始四年奏立《乐经》。古文经学被今文经学压制一个半世纪后获得突破性发展,既体现了王莽政治改革和文化改良的政教理念,也反映着王莽“制礼作乐”追迹周公的理想追求。

从先秦儒家经学文献在西汉的遭遇中可以发现,王莽奏立的《乐经》文本既不是三代曲调曲谱,也不是阳成子张衡所作《乐经》,而是战国初年在魏国流传的《大司乐》。而孔子弟子子夏在魏西河教授儒学,魏文侯拜子夏为师并在国内提倡儒教,故此文本应是子夏传授的孔子“乐教”晚年定本。

王莽利用《周礼》和《乐经》作指导所进行的改革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反思和探讨的重要课题。[25]

其实,主张《大司乐》就是《乐经》,并非笔者首创,前人早有此议。明人黄佐、柯尚迁、朱载堉、张凤翔,清人朱彝尊、阎若璩、李光地等,均以为《周礼·大司乐》章即是《乐经》。

如柯尚迁说:“古之《乐经》存于《大司乐》,其五声六律八音,大师以下备详其制。而六列三宫之歌奏,则六代之乐咸备焉。”[26]张凤翔则说:“《周礼·大司乐》文,则周公所手著也。”[27]

朱彝尊更认为:“《周官》成均之法,所以教国子乐德、乐语、乐舞三者而已。乐德则‘舜典命夔教胄子’数言已括其要,乐语则《三百篇》可被弦歌者是,乐舞则铿锵鼔舞之节,不可以为经。乐之有经,大约存其纲领。然则《大司乐》一章,即《乐经》可知矣。”[28]

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并不完全相同,论证方法也并非一致,但都得出了《大司乐》是《乐经》的结论,只是他们的论证还不够充分,需要加以补充论证而已。

注释:

[1]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经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9页。

[2] 参见拙作《<乐经>探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3] 《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礼记正义》卷十三,《十三经注疏》本,第1342页)

[4] 《国语·楚语上》载楚大夫申叔时在回答楚庄王如何教育太子时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道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徐元诰《国语集解·楚语上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5-486页)《故志》《训典》等可归入《书》类文献。这说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贵族教育中,《诗》《书》《礼》《乐》也是其教育内容,而且都有教材。

[5] 参见拙作《子夏“乐教”与〈大司乐〉的由来》,《暨南学报》2022年第6期。

[6]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八《经部乐类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20页。

[7] 朱熹:《阴符经解》下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解引“筌曰”,《四库全书》本。陶宗仪《说郛》卷七下录张良《阴符经》同。

[8]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十二《投壶》,北京:中华书局年1983年版,第244页。

[9] 参见拙作《<乐经>为文字典籍而非曲谱辨》,《光明日报》2021年1月11日《文学遗产》专栏。

[10]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十七《阳货第十七》,《十三经注疏》本,第2525页。

[11]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八《泰伯第八》,《十三经注疏》本,第2478页。

[12] 参见拙作《孔子“乐教”新论》,《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13] 参见拙作《论周代礼乐文化的快乐精神——以先秦儒家阐释为视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4] 参见拙作《再寻孔颜乐处——以颜回为中心的考察》,刘怀荣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一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5—44页。

[15] 刘熙:《释名》卷第六《释典艺》,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91页。

[16]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七《述而》,《十三经注疏》本,第2481页。

[17]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犹之李耳既出,始著五千之言;释迦未生,不传七佛之论也。”

[18] 李学勤:《夏商周文明研究》五简帛研究《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24页。

[19] 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上册《郭店1号墓简册》十一《性自命出·上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82-283页。文中异体字或通假字均采用通行字,下同。

[20] 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上册《郭店1号墓简册》六《五行》,第282-283页。

[21] 李光地《古乐经传》认为《乐记》是子夏、窦公诸人所论述,他说:“抑此十一篇以‘魏文侯’终,后十二篇又以‘窦公’终。窦公即文侯乐工,汉文帝时献其本经者也。文侯,战国贤君,独能留心礼乐之事。意此《记》即是子夏、窦公诸人之所论述,故以其篇退而居后者,让也。”(《古乐经传》卷二《乐记》,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00页)

[22] 参见拙作《子夏“乐教”与〈大司乐〉的来历》,《暨南学报》2022年第6期。《汉书·艺文志》载:“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鼔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1-1712页)

[23] 参见拙作《古文经学的发生与〈乐经〉的成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24] 参见拙作《<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

[25] 参见拙作《王莽奏立〈乐经〉管窥》,《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26] 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卷首《全经纲领》,《四库全书》本,第96册第504页。

[27]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七《乐》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四部备要》本,第867页。

[28]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七《乐经》,《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第865页。

标签:

最新
  • 世界观点:王齐洲:对《乐经》文本的初步考察

    孔子有儒学“六教”之论,庄子有儒家《六经》之说,“六教”包括“乐教”,《六经》包括《乐经》,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以前虽时有争议,但

  • 每日聚焦:废墟上的作品,班克斯为乌克兰留下的财产与难题

    2022年11月,英国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在乌克兰基辅及周边地区的一系列被摧毁的建筑表面绘制了七幅涂鸦作品。如今,随着班克斯作品被偷盗事

  • 全球微速讯:顾嘉辉的离世,真的代表一个辉煌时代结束了!

    新年的序幕已经拉开,但这个新旧交替,伴随着疫情阴影的冬季,对于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尤为难捱。原本充满期待的新岁,可能也意味着生

  • 世界信息:萨勒曼·图:夜色温柔 画作凌厉

    《阿里》 2022布面油画《感恩节》 2022布面油画《历史的房间》 2022布面油画(资料图片)《夜行者》 2022木板油画◎余木匀展览:萨勒曼·